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主,满足幼儿的身心健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分类:幼儿教育 时间:2023-12-22 来源:本站 作者:小编

幼儿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以满足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而开展的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受到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认知特点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幼儿本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工作。

游戏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活动,是幼儿乐意参与的活动形式。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引入游戏化的课程,是适应幼儿当前的认知规律的,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多项能力,对幼儿教育的改革有重大意义。

首先,幼儿课程游戏化是指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教师以吸引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为主要目标,在课程中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幼儿课程游戏化是当前教育改革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依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的创新性教学方式,能丰富幼儿教学的模式。

最后,在游戏化课程中,幼儿能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能够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还能够在游戏中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这有利于幼儿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与游戏是两种相对割裂的活动,因此,部分教师对游戏的认识比较片面。部分教师认为,游戏和学习走在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游戏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

而且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课程游戏化的价值,但是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时,仍然有部分教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作用。

在当前的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过度注重训练幼儿的技能,忽视了游戏的趣味性,这在很多时候会让幼儿对游戏感到厌倦,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重复性的技能训练过于模式化和机械化。

目的性也过于强烈,幼儿在这种重复训练的过程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锻炼思维。长此以往,会遏制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欲,使幼儿失去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在实施游戏化课程时,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游戏,虽然幼儿的心情是愉快的,但是课程的价值会大打折扣,会降低教学的效率。

游戏化课程是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是一种育人的活动,教师要想实现教育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合理指导幼儿的游戏。而合理指导体现在方式上,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指导,少采取“灌输式”指导。

要多启发点拨,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自主感悟;要适度指导,不能喋喋不休地讲,多给幼儿尝试与体验;要根据幼儿的差异,进行分层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一.综合指导游戏

在实施幼儿游戏化课程时,教师要进行综合指导。首先,要设计综合性游戏活动,将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指导他们观察、倾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指导学生如何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相互谦让、团结合作,讲文明、懂礼仪、有担当。最后,教师应通过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参与合作,指导幼儿快乐游戏,深入学习,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要求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游戏存在偏见,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导致自身对于课程游戏化的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部分教师只是将课程游戏化当作一项任务,盲目地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模式,忽略了游戏的设计要适应课程的内容。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导致课程与游戏的割裂,无法激发幼儿参与课程游戏的积极性,自然也无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的课程游戏化设计是否能够多样化。目前部分幼儿园受限于园区面积和经费,难以完善基础设施,且很多时候做不到及时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这极大地限制了课程游戏化的实施。

此外,目前还有少部分幼儿园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一个班级中的幼儿人数比较多。这样一方面会让室内的游戏空间变得更小;另一方面也会让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安全。

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家长作为教育幼儿的主导,对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家长虽然在家庭中承担了一部分教育幼儿的工作,但是这在本质上与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很少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导致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无法延伸至家庭环境中。这样,教师对幼儿离园之后的情况没有了解,也就无法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内容。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幼儿虽然是游戏的主体,但不能是游戏的唯一参与者。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不足,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容易陷入误区,表现在重游戏而轻教学,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开展游戏活动,只对纪律和幼儿之间的摩擦加以关注。

没有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与幼儿互动,让课程游戏化成了幼儿玩耍的另一种形式,忽视了课程游戏化的教育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实际参与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对幼儿的技能掌握情况也没有准确的了解,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体现探索精神

自主发展能力是幼儿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自主探究意识与探索精神是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标志。指向探索精神培养的幼儿课程游戏化,要体现游戏的探究性,而不是一味无目的地玩。

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是探究活动,不仅是一个娱乐过程,还是获取知识、寻求真理的过程。在幼儿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要用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猜想、设计、验证,要让幼儿手脑联动。

独立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鼓励幼儿不怕失败、勇于进取、持之以恒地探究创新是探索精神的最高境界。指向探索精神的幼儿游戏课程,要充分凸显创新精神,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能让幼儿仅停留于参与游戏层面,还要引导幼儿创编游戏,创新游戏规则,使幼儿成为游戏课程的开发者与建构者。在建构游戏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益智类游戏,如数字游戏、拼图游戏等。

在组织这些游戏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活动,在创造性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体会游戏规则的多样性。

部分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以为课程游戏化就是把课程教学转化为游戏,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游戏的形式,想方设法变换游戏的形式,以期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而忽视了游戏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培养。

虽然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很开心,但游戏结束之后,幼儿的感悟收获甚少,并未得到实质性发展。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而不是平时的纯游戏活动,不能重形式轻实质,不能重娱乐轻教学,不能淡化游戏的育人价值,不能忽视探究学习,而要启智润心、立德树人。

游戏化教学不仅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还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学思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然而,有些幼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往往重视教学结果,忽视幼儿体验,他们的教学急功近利,游戏中很少给幼儿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的时间。

而是带领幼儿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没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缺少深入的体验感悟,使得幼儿的认知和思想很难获得有效提高。有效的游戏教学是游戏与学习的深入融合,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建构知识、提高智能、丰富情感、塑造人格。

幼儿课程游戏化旨在提高幼儿的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游戏化教学中,许多教师重主导轻主体,对幼儿的干涉和指导过多,以至于喧宾夺主,剥夺了幼儿的自主权,束缚了幼儿的自主发展。

智慧的教师会权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做到导让结合,少一些干预,适度导引,主动让出教学时间,解放幼儿手脑,让幼儿多做、多思,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

结论

在当前的幼儿课程游戏化实施中,许多教师重模仿轻创新。他们在游戏化教学中,习惯模仿现成的游戏,不愿自主创编新游戏,喜欢组织幼儿开展一些模仿类活动,或者将游戏规则、方法、流程直接告知幼儿,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做,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动作等。

其实,教师不仅可以自己创编游戏,还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共同设计游戏的内容、规则,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去。情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这种场景不仅直观,还能够营造一种情感场,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

在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性游戏情境,将问题融入游戏,让游戏带有情感色彩与问题色彩,用疑问式情境催生幼儿的情感、思维,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与探索欲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游戏与探究的主人。

譬如,笔者在游戏化教学中,经常借助幼儿熟悉而又喜爱的动画创设情境,如《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融入探究问题,引入游戏活动。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教育在线 ek12.vip)”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xazgknews@163.com】

标签
二维码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西安幼儿园
幼儿教育
  • 一分钟解读真正的幼儿教育
  • 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主,满足幼儿的身心健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 幼儿家庭教育
  • 女生晒出已故父亲合影,没想到网友先绷不住了,这不是……
  • 标签
    热榜
    QQ

    微信扫一扫

    WeChat
    Top